高温天气, 医生苦劝高血压患者: 宁可吹吹空调, 也别频繁做6件事
你的位置:11选5万能8码组合 > 新闻动态 > 高温天气, 医生苦劝高血压患者: 宁可吹吹空调, 也别频繁做6件事
高温天气, 医生苦劝高血压患者: 宁可吹吹空调, 也别频繁做6件事
发布日期:2025-08-07 00:53    点击次数:129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火辣辣的太阳一照,就连地面都像在冒烟。对普通人来说,天热多喝水、开空调就能缓一缓,但对高血压患者来说,这可是场“生死考验”。医生反复叮嘱:这六件事,哪怕再热也别频繁做,宁可窝在空调房里吹会风!

一到夏季,高温成了诱发高血压并发症的重要因素。我国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导致死亡的人数超过400万,其中夏季高发的脑卒中和心肌梗死,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尤其是在湿热交加的南方,热得人连饭都不想吃,一些患者以为“出汗多血压会降”,便开始频繁运动、蒸桑拿、甚至喝酒出汗排毒,结果不仅血压没降,反而差点把命搭进去。

高温会让人体血管扩张,表面看似舒适,实则容易引起血压波动。尤其是一些患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体温调节能力下降,稍一受热就可能出现头晕、乏力、出虚汗等症状。如果在这个时候继续频繁活动,不仅会加重心脏负担,还可能引发心律失常,严重时甚至导致猝死。

第二,很多人夏天喜欢洗冷水澡降温,尤其是晚上回家后一身汗,急匆匆冲个凉快水澡,图个爽快。殊不知,冷水的突然刺激会让血管瞬间收缩,诱发血压急剧升高。

对于有动脉硬化基础的高血压患者而言,这种刺激就像是在一根快要断裂的绳子上再拉一把,轻则造成头痛头晕,重则引发脑出血。

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劳动或运动,是夏季高血压患者的大忌。很多人觉得出汗就是排毒,是养生。过度排汗会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尤其是钾、钠大量流失,容易引发低钠血症或肌肉痉挛。

高血压患者本身就需要保持血压稳定,一旦电解质紊乱,药物控制效果也会受到影响,甚至出现药效不稳定的情况。

还有些人,夏天一热就食欲不振,干脆就不吃饭,甚至用冰镇啤酒、冷饮来“代餐”。这类做法表面上看是“清凉一夏”,实际上却是给身体埋雷。

低血糖、肠胃刺激、血压不稳,这些问题都会接踵而至。尤其是一些降压药需要饭后服用,若不吃饭直接服药,容易导致血压过低,出现晕倒、跌倒等危险情况。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还有一个被忽视的“隐形杀手”——频繁进出温差大的环境。夏天外面三十七八度,室内空调二十多度,一冷一热之间,血管反复收缩扩张,就像是在拧毛巾一样反复扭动血管壁。这样的“冷热交替”,极容易导致血压骤变,对脑血管和心脏构成严重威胁。

不少人习惯在高温天午睡,尤其是老年人,午饭后一躺就是一两个小时。问题是,空调开得冷,盖的被子又薄,醒来时如果起身太急,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这是一种由于体位变化导致的瞬间血压下降,常见于服用降压药的患者,轻则眼前发黑,重则跌倒骨折,甚至引发脑供血不足。

也有些人,抱着“夏天血压本来就低”的心理,擅自减少降压药剂量或间断服药。夏季虽有血压略低的趋势,但并不代表可以随意停药。特别是对于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群,稳定性是关键,一旦撤除药物,容易出现反跳性高血压,血压飙升甚至高于原本水平。

从西医角度分析,高血压是一种以血管阻力升高为基础的慢性疾病,长期发展会损害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夏季气温升高,虽然外周血管扩张可能使部分人血压略降,但并不能说明病情好转。

这种季节性波动反而容易掩盖疾病的真实走势,让患者掉以轻心。隐匿性高血压也常在此时潜伏,等待一个契机突然爆发。

中医则认为,夏属火,心主夏,心气外泄,耗伤心阴。高血压患者本就多属肝阳上亢,夏季更易出现头胀目眩、心烦易怒等表现。

若再加上高温劳作、情绪波动等外因,体内阳气亢盛,容易引起中风或心梗。中医也强调夏季“养心安神、适度纳凉”的重要性,与西医在预防理念上不谋而合。

近年来,一些研究也证实,夏季高血压患者因忽视科学管理而突发心脑血管事件的比例明显上升。某三甲医院统计显示,过去一个夏天中,因高温导致脑中风入院的患者中,约有七成存在药物服用不规律或高温下剧烈活动的情况。这些都说明,夏季对高血压患者来说,绝非“安全季”。

针对这种情况,医生们总结出六件高温天不宜频繁做的事情,分别是:长时间户外活动;冷水澡或突然受凉;频繁进出空调房;暴饮冷饮、酒水代餐;擅自停药或减药;午睡起身过猛或贪凉睡眠。这六个行为,表面看似平常,实则都可能成为诱发高血压并发症的“导火索”。

有些人可能会问,那是不是就该整天待在空调房里不动?也不是。适当活动、合理饮食、规律作息仍然是控制血压的重要方式。只是方式方法要讲究,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运动宜选择清晨或傍晚,室内温度控制在26℃左右,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温差刺激。

要注意补水,但喝水也有讲究。高血压患者不宜一次性大量饮水,否则容易加重心脏负担。建议每次150毫升左右,分多次慢慢喝,尤其在出汗多的情况下,要适当补充电解质饮品,避免单纯补水造成血液稀释,引发低钠血症。

还有一点容易被忽略,那就是情绪管理。夏天烦躁易怒,是不少高血压患者血压不稳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医讲“心主神明”,夏天更要保持心情舒畅。可以通过听音乐、练太极、打坐冥想等方式调节情绪,避免因情绪波动引发血压变化。

宁可吹空调,也别在高温天频繁做那六件事。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生活习惯,都可能成为影响健康的关键因素。科学、规律、有节制,才是与高血压“和平共处”的长久之计。

健康声明:以上内容仅用于科普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如有相关症状或用药疑问,请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咨询专业医生,切勿自行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李海潮,王辰,韩雅玲,等.中国高血压患者防治现状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23,62(01):6-10.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2年)[R].北京:中国疾控中心,2022.

[3]王洪图,张睿.高温环境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24,39(04):358-362.



上一篇:华为3款新品太惊喜, eSIM+卫星通信, Mate mini平板或成最大惊喜
下一篇:7月中国手游出海收入排行榜公布